绿茵场上,乡镇中学“塍”风破浪

日期: 栏目:英超联赛 浏览:21 评论:0

绿茵场上,乡镇中学“塍”风破浪

  漫画《足球小将》里,热爱足球的少年们为了梦想努力拼搏最终夺冠的故事固然让人感动,但有什么能比将漫画情节照进现实更让人热血澎湃?

  临海市东塍中学的足球小将们做到了!这个夏天,他们接连获得台州市第十二届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和台州市五人制足球赛冠军,并代表台州夺得2023第38届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全国交流赛初中组总冠军。

  作为乡镇中学足球队,他们是如何能够在绿茵场上“塍”风破浪?记者近日就此开展了采访。

  浓厚的足球氛围

  2006年,东塍中学成立足球社团,拉开了学校足球文化的序幕。

  该校历任校长都高度重视校园足球的发展,把足球作为陶冶学子身心的重要途径。经过10多年努力,东塍中学从台州市足球定点学校一路发展成全国知名的足球特色学校。

  2012年,东塍中学参加台州市首届校园足球文化节,获得台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二等奖。此后,学校每年5月都会举办足球文化节,组织班级之间的足球对抗赛,充分调动学生的足球热情。

  东塍中学校长包卫骏表示,足球文化节的举办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通过比赛,发掘出不少有潜力的足球人才,完善了校队的梯队建设。除了球员外,学生还可以作为记者、解说员参与比赛,将足球热情延伸到其他方面。

  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东塍中学特设的课外拓展课,球场上总能看到队员们在教练指导下训练的身影。课余时间,操场上也随处可见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对抗赛。学校还开设了以足球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教授基本技术和规则等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足球兴趣。

  可以说,足球已经成为东塍中学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学校以球育人,以足球陶冶学子身心,激发了学生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使得越来越多的学子投入到足球运动中。

  学校的大力支持

  作为一所乡镇中学,在组建足球队的资金投入、人员配备、人才吸引程度上都存在先天不足。尤其是足球人才的选拔,基本只能通过班级联赛挑选。从本次夺冠的阵容上可见一斑,没有“外援”,全部为临海球员,甚至球员中的绝大多数就是东塍学子。

  对于市区小学中有足球天赋的孩子,乡镇中学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球队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既然无法吸引人才,不如自己培养人才。包卫骏主动与东塍小学联系,与教练组一起挑选了20多位有足球天赋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学开始就一起参与足球课外拓展课程,接受系统培养,为球队储备人才。

  除了队员外,球队还缺乏专业足球教练。幸得本次夺冠的功勋教练谭志祥的指导,本次决赛面对来自新疆喀什的对手,他做出关键部署,球队战术以攻防转换为主,球队防守转进攻的时候加速推进完成射门得分。

  谭志祥陪伴了这支球队7年。他表示,球队取得好成绩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队员们的努力。

  为让球员们专心训练,学校给予了各方面保障。由于球队每天训练结束时间较晚,为了确保队员和教练能吃到好菜热菜,学校特地安排食堂给球队“开小灶”,提供牛奶、水果等食品,为队员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同时,学校还成立足球办公室,办公室的3位教练员们及时与班主任沟通训练时间,建立了灵活的学习制度,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鼓励孩子们踢好球、念好书。

  随着本次夺冠阵容中的近半数球员升入高中,包卫骏表示,希望接下来能够打通高中的上升通道,让孩子们能在高中继续训练,没有升学的后顾之忧。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