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全媒记者邓云
不期而至的高温天气,加上如火如荼的欧洲杯赛事,让今年的端午节格外火热。3天小长假,宜昌市场消费热度一路走高,肉菜价格稳定,艾叶、青蒿热卖,城市夜游在端午小长假备受青睐,在广场或街边沐着晚风,喝着扎啤,呼朋唤友,共赏欧洲杯,也成为端午假日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猪肉未涨价海鱼销量高
端午小长假,记者走访宜昌部分商超、菜市场发现,猪肉价格依然保持低价,节日并未上涨,今年淡水鱼价格翻番,海鱼海鲜很受市民欢迎。
6月14日下午6点,记者来到雅斯超市东山店,在肉类专区里,挂起来的白条肉和切分的精品肉货量充足。“后肘肉9.9元”的招牌下,不少市民正在选购。“目前这个价格挺合适,买肉时不必‘斤斤计较’了!”正在买肉的杨女士说。记者看到,一级后腿肉为11.8元1斤,五花肉14.8元1斤、肋排21元1斤,精肉19.15元1斤,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端午”假期期间超市都在搞活动,猪肉价格本就不高,9.9元的后肘肉销量明显增多。
据宜昌市发改委6月7日发布的生猪价格监测,生猪出场价格为16.63元/公斤,比上月降1.4元,环比降6.42%。白条肉出厂价格为24.2元/公斤,比上月降了2.1元,环比下降7.98%。
记者在海鲜区看到,海鲈鱼、带鱼、黄花鱼、贝壳、虾蟹等海产品种类齐全,数量丰富。水产区前围满了称重的市民,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淡水鱼价格比往年翻了一番,草鱼、花鲢、鲤鱼都在15元以上,整体销量有所减少,而海鱼价格没有太大波动,很受市民喜爱,蛤蜊10元1斤,基围虾40元1斤,海鲈鱼37元1斤,与往年价格持平,节日期间,许多市民选购海鱼代替淡水鱼。
6月14日,在港窑路菜场,不少摊点旁边摆上了一把把扎好的艾草和菖蒲,每扎3—6元不等,不少买菜的市民会顺手买上一两把。“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年端午时节,除了吃粽子、抹雄黄外,许多市民在家门前插艾草和菖蒲,以禳毒气、避恶邪,还会用艾叶给小孩洗澡、老人泡脚,以期驱邪祛病,求吉祈福。
在张家店菜市场门口的一辆三轮车前,卖艾蒿的摊主招呼着记者:“5块钱一把,带回去煮水给孩子止痒,蛮有效。”记者观察到,仅3分钟内,这家摊主就卖出20多把艾草。购买艾蒿的覃女士说:“艾蒿的香味闻起来蛮舒服,插在门口可以驱蚊虫。”
欧洲杯带火夜市消费
6月13日晚10点,在体育场路某龙虾店内,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着欧洲杯赛事,数百人吃着鲜香的小龙虾,喝着劲爽的冰啤酒……夜市成为球迷们的看球“大本营”,市民在这里感受夏日魅力。
“宜昌人真的很幸福!”从武汉来宜昌玩的游客邹斌十分羡慕,白天他去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感受的是宜昌的山水,夜晚来夜市感受到宜昌的活力和快乐。“有吃有喝有球看,真是人间乐事!”一露天烧烤卖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这两天正赶上欧洲杯小组赛,球迷有时间也有热情,晚上很多人都来这里吃烧烤喝扎啤看球。“我们的生意特别火。”
评论留言